amp templates

反彈聲浪漸起

雖然韓國政府主張「網路殺人已成嚴重社會議題」,並堅持網路實名制是為了保護韓國社會免於「濫情、失序、無禮」(Fitzpatrick, 2008),但網路實名制上路後,在國內仍飽受批評。韓國高麗大學Keechang Kim教授在接受ISOC訪問時便表示,網路實名制「非常偏頗」,並認為網路實名制只是「政治人物為了選舉」而「刻意抑止網路討論」的措施。韓國國內有名的自媒體平台OhmyNews International 的公民記者Jean K Min在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Fitzpatrick, ibid.),亦附議Kim的說法,指出李明博政府在美牛進口風波及連續外交失誤下民調支持率持續下降,而執政黨為了保護搖搖欲墜的政權,不惜透過此法限制網路使用者的言論自由。

除了反彈意見外,研究結果也顯示,網路實名制並未如政府宣稱,成功抑止網路上的惡意言論。2010年4月,韓國首爾大學三位教授聯合發表了《網路留言板實名制的實證研究》(Woo, Nah & Choi, 2010)。根據本研究,網路實名制實施後,惡意留言及誹謗的發文數量僅微減少1.7%(從13.9%降至12.2%)。研究中亦根據IP位址,觀測網路留言版的參與者人數消長;結果發現,實名制實施後10天內,某「政治、社會」網路留言板的參與人數,從2585人掉到737人。由此可見,網路實名制不僅大幅削弱使用者上網討論的意願,更可能衍生限制言論自由、使用者自我審查等隱憂。

不僅國內,韓國作為當代網路基礎建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2008年全國寬頻覆蓋率便已達97%,同年英國國內35%的住家仍毫無網路),卻也是(至2012年為止[1])世界上唯一(金宰賢,2012)實施「網路實名制」的國家。此一奇特的國家網路現象,自然引起海外媒體的關注。英國《衛報》的2008年相關報導中,引述哈佛大學伯克曼網際網路與社會研究中心(Berkman Klei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共同創辦人Jonathan Zittrain教授,認為網路實名制實際上不可行。Zittrain指出,若要徹底執行「所有使用者必須以實名登錄留言板及聊天室」的規定,必將耗費國家大量的執法人力。另一方面,為了貫徹此法,外國網站極可能不願服從法規,而因此從韓國網路上消失。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亦陸續於2011、2012年報導韓國嚴苛的網路法規,前者稱民主國家實施網路實名制「極其罕見」,後者報導口吻則更為戲謔,該文以「韓國監控國家網路──神反轉?是南韓」(Korea Policing the Net. Twist? It’s South Korea.)為題,文中列舉韓國網友在推特上用髒話罵總統而被封鎖帳戶、法官因「網路實名制是陛下(指總統)在惡搞」的網路發言而被開除等實例,並寫道:「這在中國或許不足為奇。但這樣的事件竟發生在民主、網路發達的韓國。」 


[1] 中國於2012年12月通過《關於加強網路資訊保護的決定草案》,其中規定「網路服務提供者為用戶辦理網站接入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際網路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資訊發布服務,應當在與用戶簽訂協定時,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分資訊」。2016年中國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上述規定正式入法,「網路實名制」自此正式成為法律規定。

© Copyright 2019 TWNIC - All Rights Reserved